抛竿后,浮漂开始立直,自然地慢慢下沉,但还未到稳定“钓二目”时就见漂尾上、下跳动。这种信号反应是鱼在中下层咬钩。处理办法:一是在浮漂短促有力下顿的瞬间扬竿。二是见漂尾回升数目不再上浮(停顿)时扬竿。
浮漂稳定露出水面二目,但突然下沉不见。大多数不是鱼咬钩信号,而是鱼的身体、尾巴擦到鱼线所致。如果在风浪中垂钓,台钓浮标,这种信号也有可能表示鱼吃食。处理办法是可稍等1-2秒钟,若不见浮漂冒出水面,浮标,即扬竿
主要应用先进的旋转成型工艺生产各类大型塑料制品。
孔雀羽制作出来的浮标,稳定性比较好,信号真实,有信号,一般都能中鱼,但是对水温的变化,对鱼情吃食细微的变化,它反映到水面的信号相对来说就要微弱一些,总的来说,优点就是稳定性强,浮标的选择,有信号就有鱼。缺点就是反映没这么灵敏,一些细微小动作被忽略。
芦苇浮漂是公认的**灵敏浮漂,出口刚烈,可将小口的信号放大,但是也有其弊端,芦苇浮漂受天气、水温影响非常大,在夏天出现好几目的涨目也不足为怪,当然,选择碳化芦苇情况会略有改善。
鱼是活物,钓鱼浮标,随着气温,水温、环境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会有生口、轻口和滑口等等变化。生口鱼的用漂选泽范围很大,滑口一般使用底钓型的软尾。轻口漂一般选用漂身小、吃铅量小、脚细、尾细、视目短的漂。使用轻口漂注意其吃铅量的大小是否适合室外。除大棚外千万别购买吃铅量太小的轻口漂。
一个竞技钓手有一到两支打浮型(不同吃铅量)、一支水皮、三到四支接口型(不同吃铅量)、两支底钓型硬尾(不同吃铅)、两支滑口用软尾(不同吃铅量)和两支不同大小的混养型的漂就足够有余了。当然钓罗非的钓手除外。